以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对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在专业层面上建立起专门的评价工作组织,细化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工作程序,并针对评价工作机制中各要素提出明确的要求,构建了能够引领专业课程进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工作机制,为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提供坚实保障。
为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结合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特点,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探索与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师素养、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并将其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同时以具体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其实施过程,为更好地发挥基础课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生态学》课程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有机融合,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目的,改变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从多维度进行思政要素的融入,结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实现传道与授业并举,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效果。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结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设计支撑毕业要求的实验教学课程目标。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对生物化学实验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能够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有效支撑工程教育认证中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着各自的发生过程,但是二者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其协同育人实现的必然手段。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同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铸魂功能,稀释到各门专业课中,润物无声实现育人。通过思政课程主动出击、一体化范式构建、科研引领推动等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实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价值三位一体立德树人目标。
疫情防控带来的线上教学“新常态”,为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新挑战。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的系列讲话精神,服务“十四五”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政课迫切需要聚焦情感育人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领导管理、目的任务、教育对象和学科融合四个方面深入思考,切实增强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
结合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建设的要求,对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的案例讨论与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形式的应用型研究训练,并以“人力资源管理(双语)”“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专业课程为研究试点,对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为工程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为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改革课程教学,从理论教学着手改革,进行课程优化,改革授课形式、创新教学手段、课程范例高度附着于专业特色;从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设计能力,构建新的实验体系,重构课程设计教学体系,提供实践的机会,结果可服务于开展工程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全面了解化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研究以“化工安全”为主题,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探索化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动态。研究发现:近年来化工安全领域的研究热度逐年上涨;各学者及机构之间均合作不够密切;化工安全的研究热点具有阶段性特点,技术管理是未来研究趋势之一。
基于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对信息素养教学开展研究,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程及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考。4I原则对于信息素养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强化教学保障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提升课程质量,依托4I原则所强调的趣味、利益、互动、个性四个原则可分别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开展应用。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探索,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基本内容。英语类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学时长,影响范围大,所以必须重视课程思政在英语类课程中的融入。应结合英语课程特点,明确课程思政融入方向,从教学内容、教师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行升级改造,以期达到课程思政与英语类课程的和谐共振。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探究了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辅导员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角色定位,结合“互联网+”探讨了辅导员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育人模式。
媒体融合发展是高校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针对高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选修课+线上学习资源+校内培训”为抓手,学习相关专业学科知识;以学校融媒体中心为基础,为学生记者提供实践平台;深化学生记者对媒体融合传播理念的认识,不断提升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本校64名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后的学业成绩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甚至个别同学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情况。对此,讨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学业成绩的原因,并分别给出了应对建议。
以党的青年运动史指引下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为研究主题,首先阐释了党的青年运动史的历程与特征,归纳总结了党的青年运动史的教育功能,继而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青年正确的发展方向、延续党管青年的基本原则、创新党的青年运动史传承方式四个维度剖析了党的青年运动史指引下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意义,并提出了培育策略。
马尔库塞以19世纪的发达工业社会为依托,批判性继承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以异化为逻辑起点,剖析自然异化的危机根源、具体表现,形成了生态学思想的整体认识,探寻一条人与自然解放的新路径。其中蕴含的认知逻辑、解放路径和价值诉求,仍然是当前解决生态问题的科学指南,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遵循。
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空间、记忆叙事的建构与形塑,本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是基于精神信仰与图腾崇拜之上的“仪式性”身体活动。仪式性身体活动所形成的精神信仰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承提供了文化意识与制度规范上的一种族群记忆;同时又在这种文化传承中塑造了族群性格,构成了族群身份认同的内核,为族群得以稳定、延续,提供了智慧源泉与精神动力。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射箭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对传统射箭文化进行了基本梳理,对传统射箭文化传承的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对传统射箭核心价值理念及当代发展问题进行了辨析。研究认为:传统射箭文化的传承应以其核心价值理念为主旨,以射准为基本形式,并将技法、心法修炼作为具体媒介;传承具有超越时空、富有永恒意义的射以观德、反求诸己、以术入道等核心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应链已经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内外部之间的协同,逐渐延伸到了宏观层面的产业链、价值链的提升,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绩效的提升。化工行业是吉林省五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但近些年来,其产业优势不断地弱化。立足于现代供应链视角,发现了吉林省化工行业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力求针对于其问题而提出吉林省化工行业供应链整合路径以及创新发展的建议,为新发展格局下吉林省化工行业实现价值链攀升提供策略性参考。
通过梳理政府会计改革实施背景和目标,对比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研究分析政府会计改革在高校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难点,提出建议,以便更有效落实改革目标,服务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在进行绿色创新的单制造商与单零售商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成员的权力结构,考虑绿色创新行为对供应链成员价格、需求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 直销渠道的销量和制造商利润在MS模式下总是最大的,零售商利润在RS模式下最大;从系统总利润角度来看,MS 渠道权力结构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