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月刊,1984年创刊)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吉林化工学院
    编辑出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编:武敬杰
    ISSN 1007-2853 CN 22-1249/TQ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1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封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0-.  
摘要 ( 13 )     PDF (46041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0-.  
摘要 ( 3 )     PDF (638KB) ( 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计算辅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李哲, 黎永秀, 黄涛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1-6.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01
摘要 ( 22 )     PDF (703KB) ( 0 )  

为深化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试图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辅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针对特定物理化学实验项目,设计简便易行的算例,包括构建模型、设置参数、提交计算、结果分析等步骤,帮助学生从微观分子水平上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在计算机上开展化学实验具有较大兴趣,能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操作,对比分析实验和计算结果,加深对相关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同时掌握实验和计算技能,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史彦丽, 张海波, 杨春瑜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7-12.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010.002
摘要 ( 39 )     PDF (5233KB) ( 0 )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探讨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秉持OBE教学理念,聚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一引领、三融合、四提升”的创新思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四方面的教学改革展开探索,并通过课堂表现、平台数据、问卷调查、动态追踪反馈画像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考察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状态得到改善,知识应用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提升了教学目标达成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刘辉, 邹继颖, 陈文慧, 刘雨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13-18.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03
摘要 ( 19 )     PDF (4325KB) ( 0 )  
作为化工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工科院校,实践教学过程将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因素紧密联系,因而真实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破坏性大、实验成本高等问题,分析现有实验教学的弊端,拟从安全环保、实践优越性、工程认证三个方面,提出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必要性。通过校内现有资源整合方式,建立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创新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实现更广泛的虚拟仿真项目在安全类专业实验教学及实习上的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TBL背景下ERP实训的企业管理课程与创业教育探讨
杨春晖, 唐琳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19-22.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04
摘要 ( 18 )     PDF (650KB) ( 0 )  
本文研究是结合TBL背景分析ERP实训的企业管理课程与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以此为教育工作的实施找到全新的开展形式,提高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得到结果TBL背景下所开展的ERP实训企业管理课程与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TBL背景下改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BOPPPS+混合教学模式的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br#
南花英, 梁敬禄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23-26.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05
摘要 ( 14 )     PDF (653KB) ( 0 )  
在信息化背景下,针对基础会计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探索BOPPPS+混合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该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路径#br#
曹洪梅, 乔元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27-30.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06
摘要 ( 18 )     PDF (656KB) ( 0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措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处于初期建设阶段,新时代背景下,应从教学内容、“大思政课”实践活动、虚拟教研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顶层设计上完善统筹管理,探索可行实践路径,从“大思政课”角度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与高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纵向衔接——基于高校教师提升教学实效性的视角#br#
姜 威, 马维浓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31-35.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010.007
摘要 ( 18 )     PDF (663KB) ( 0 )  
做好大学与高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纵向衔接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必要环节,是遵循育人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从知识性学习到学理性深化,从高中思政课到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教学内容上纵向跃升。高校教师应基于两个学段教学差异性,加强与高中思政教师的研讨交流,不断优化教学衔接思路,与高中思政教师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衔接能力,促进两个学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意义与策略探讨
石筠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36-40.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08
摘要 ( 15 )     PDF (653KB) ( 0 )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增强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方法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理念与实践深入。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建设”相关理论研究,建立健全一体化教育工作机制,进行系统性课程体系构建,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打造科学立体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期“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李灼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41-44.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09
摘要 ( 10 )     PDF (865KB) ( 0 )  
退役复学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群体之间存在诸多异同,这些异同是其自身独特经历与重新复学成为大学生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以吉林省某高校为例,结合该校退伍大学生群体实际情况,从退役复学大学生“个人发展、群体党建和未来规划”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一群体在新时期的新特征、新使命,以具体的可操作案例讲解为同类别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高寒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45-48.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0
摘要 ( 24 )     PDF (644KB) ( 0 )  
随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多,构建适合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从辅导员的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动高校数字化转型聚焦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研究
王美佳, 袁鼎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49-54.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1
摘要 ( 17 )     PDF (2341KB) ( 0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蓬勃发展,高校正逐步深化其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面对用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以及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处理挑战,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深入剖析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fsQCA方法的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组态研究
刘刚, 牛飞燕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55-60.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2
摘要 ( 16 )     PDF (717KB) ( 0 )  
数字经济时代,装备制造业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面临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资金受限、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采用TOE理论从三个维度出发,运用fsQCA方法探究条件变量联动匹配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组合效应。研究发现:高技术人才是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因素,研发投入和组织规模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应同时加大研发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保障路径
王超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61-66.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3
摘要 ( 12 )     PDF (662KB) ( 1 )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直备受关注。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起主导作用和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对于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完善法治保障才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因此,构建与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保障路径,对于东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伦理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许祝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67-72.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4
摘要 ( 11 )     PDF (670KB) ( 0 )  
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从人的自然本性分析“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是追求私利,自然的人经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源于追求自身利益,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社会属性。一个“社会的人”除了自然本质利益需求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利益需求。“社会的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不当以自身利益为主,应把国家、社会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具有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的经济活动是科学的、有益于全人类的经济活动,将会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范式重构研究#br#
朱诗惠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73-77.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5
摘要 ( 16 )     PDF (658KB) ( 0 )  
新文科建设旨在通过深化传统文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以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英语教学领域,新文科理念能够为应用型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基于对新文科概念及其特征的解析,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提出具体的创新路径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应用型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从而助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的广东醒狮文化英译研究
吴敏颖, 陈冬松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78-82.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6
摘要 ( 15 )     PDF (684KB) ( 0 )  
开展广东醒狮文化外宣翻译有利于推动醒狮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以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理论为支撑,从文本类型与语言要素的视角对广东醒狮文化中英双语介绍纪录片《说山道狮·粤语——舞狮文化的传承》(节选至2分56秒)字幕文本进行批评赏析,以使目标语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会中国精神内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儒家“五常”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
范琳琳, 张留鑫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4, 41(10): 83-86.   https://doi.org/10.16039/j.cnki.cn22-1249.2024.10.017
摘要 ( 12 )     PDF (658KB) ( 0 )  
儒家“五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从历史逻辑来看,儒家“五常”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从理论逻辑来看,儒家“五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育人理念的相通性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为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可行性。从实践逻辑来看,儒家“五常”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