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双万计划”建设一流专业是地方工科院校提升专业特色,扩大区域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当前,地方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着科技快速发展、外部环境变幻莫测以及自身发展资源有限的多重限制。为突破这些限制,专业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升专业特色为准绳,采取“四融合”和“三协同”措施,有力推动一流专业内涵建设。
工程训练教学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性支撑,结合现代工程训练教学面向能力、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分析了现有工程实践平台体系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工程实践平台体系建设方案,把实践教学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养成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而建立多元、开放的工程实践平台体系。实践表明,工程实践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的目标,为学生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提供了平台保障与技术支持。
为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基于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探讨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构建了“1241”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表明,该体系的建立对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支撑与条件保障,助力学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难以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等问题。为此,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为契机,制定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制度,探索融合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
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渊源。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优势,其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彰显。从立足全局视野、聚焦立德树人、深入挖掘底蕴等方面,解析中国式现代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探析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蓝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赋予的新内涵。
吉林化工学院 理学院,吉林 吉林1320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案例分析与应用
在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课程体系下,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为载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出发,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推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
阐释教学交互和学习投入的内涵与关联。以公共课“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对教学交互中的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生本交互、生台交互等对在线课堂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情况施以问卷调查并加以数据分析。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为丰富教学交互形式、促进学习投入以及进一步提升在线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启示。
当前,新时代教育理念不断迭新,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应用ARCS模型从课前准备、实验教学、考评反馈三个具体教学环节入手,借助雨课堂联动课内外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自主性、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优化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为目的,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探析,为一线教师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切实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为载体,针对工科实验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求破解之道。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深度挖掘切入点,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实验教学,并就实验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行探索,经过实践,课程思政达到了预期成效,实现了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为工科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定思路和方法。
新冠疫情爆发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的通知,为了确保学生居家隔离期间也能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全国高校展开了线上教学的模式。以“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为例,总结现阶段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恰当的融入思政元素,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全面了解线上教学优势和缺点,针对线上教学缺点给出优化形式,为后续线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思路。
3D打印技术及应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D打印技术及应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是利用“超星学习通APP”线上平台和“互联网+3D打印创新实践课程”线下平台相结合,解决了因线下课时限制无法进行自主创新、弥补了线下3D打印技术教学方法的不足等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从认知实训到基础实训到创新实训的完整过程,锻炼了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面对复杂严峻多变的疫情形势,教学由线下改为线上,又由线上教学改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针对教学模式的改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OBE理念精心开展高质量教学设计,合理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适度设置课程的难度、广度、深度,做好化工原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使课堂变得更有温度,对达到线上、线下学习实质等效的措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后疫情背景下高校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在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育人背景下,以胜任力衡量思政辅导员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教师的育人状态,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供参考保障。文章从新时代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其胜任力面临的困境出发,分析应用型高校思政辅导员胜任力的构成因素,提出了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思政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途径。
为了上好第一轮专业基础课,年轻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做好更方便准备工作,以市场营销专业的《战略管理》课程为例,从理解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做好持续改进几个方面探讨了对课程教学的理解,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课程考核不仅是人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如何有效地进行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考核,在强化技能培养的同时实现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是高职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对阶段性考核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改革,实现了课程考核评价的思政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对于彰显高职院校人文软实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作用。阐述美育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内涵价值,剖析了当前吉林省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以“美育”为切入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举措。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工作质量会对干部的自身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加快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进程。将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快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进程,为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文外交活动日渐增加,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旅游外交、教育外交、卫生外交全面推进,效果显著,提升了国家形象和国家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献出力量。
研究和实践满足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课题。“一核心双主体五对接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为核心,发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在职业教育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与企业对接,促进德智体美劳教育与教学、企业需求相融合。
凭借财务共享中心的高效率、低成本、善管控的特征优势,财务共享中心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主流的财务管理模式,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注入了新的思路,为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的技术优势来实现财务管理的优化,以期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模式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和监督,各高校陆续升级软件,使用并推广网络报销模块,这种新的报销模式迅速在高校中普及,本文分析高校在网络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给教职工带来更好的报销体验。